【WX-NQ8,山东万象环境,助力多领域环境监测】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,但其精细化管理常因 “设备部署繁琐、数据分散割裂" 受限 —— 传统监测中,墒情、气象、苗情需通过不同设备分别采集,数据需人工汇总整理,不仅耗时(500 亩农田需 2 人 / 天记录),还易出现误差,导致灌溉、施肥决策滞后;设备安装依赖专业技术团队,开挖地基、布线施工需 3-5 天 / 套,不仅成本高,还会耽误农田耕作进度。高标准农田监测系统以 “免调试快速部署 + 全维度数据整合" 为核心,精准适配高标准农田 “高产、优质、高效" 的管理需求。

系统最突的出的优势是 “免调试 + 高效部署",彻的底解决传统设备安装难的痛点。整套设备由气象传感器(测温湿度、光照、雨量)、土壤墒情传感器、数据采集器、太阳能供电系统、三米碳钢支架及云平台组成,出厂前已完成全部校准调试,农户收到后无需专业知识,只需三步即可启用:将三米碳钢支架两节螺纹旋接固定,把集成设备安装在支架上,接通太阳能供电系统,1 人 1 小时就能完成 1 套部署。针对规模化农田,批量部署 10 套设备仅需 1 天时间,且安装过程无需开挖地基,支架底部可深埋土壤 30cm,抗风等级达 8 级,无论是平原连片农田还是丘陵梯田,都能稳定固定,不影响播种、收割等耕作活动。
全维度数据整合能力,让高标准农田管理从 “经验驱动" 转向 “数据驱动"。设备不仅能实时监测气象、土壤墒情等基础参数,还支持通过 modbus485 接口扩展苗情视频监控、土壤肥力传感器,所有数据实时汇聚至同一云平台,无需人工切换多个系统查看。云平台会自动生成数据趋势曲线,直观展示 “光照不足导致苗情偏弱"“土壤墒情低于适宜阈值需灌溉" 等关联分析,比如小麦拔节期,平台通过对比土壤墒情与历史数据,自动推荐灌溉量(每亩 30 立方米),避免传统 “凭感觉浇水" 导致的水资源浪费或灌溉不足。
低功耗与稳定运行设计,保障长期无人值守监测。采集器静态功耗小于 50uA,搭配 MPPT 太阳能充电技术,即便北方冬季光照不足(每天有效光照 2 小时),也能连续运行 5 天以上;若遇到连续阴雨天,蓄电池储备电量可支撑设备正常工作 72 小时,不会出现数据断档。设备支持 GPRS 无线传输,即便偏远山区的高标准农田,也能稳定上传数据,管理人员在县城办公室就能远程管控千亩农田。某小麦种植合作社在 1000 亩高标准农田部署 15 套系统后,通过精准灌溉,每亩年节水 28 立方米,较传统灌溉方式减少用水 30%;结合气象数据调整施肥时间(避开雨天施肥),小麦千粒重增加 2.3 克,亩均产量提升 12%,同时减少 2 名专职巡查人员,人力成本降低 70%,真正实现 “部署快、管控精、效益高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