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X-GTS6,山东万象环境,助力多领域环境监测】一体化多深度土壤墒情监测设备以“单设备多维度、分层级精准测”为核心优势,打破传统单深度监测的局限性,通过一体化集成设计实现土壤剖面水分、温度、电导率的同步感知,广泛应用于作物根系研究、灌溉试验、盐碱地改良等专业场景,为农业科研与生产管理提供立体化数据支撑。该设备完的全符合土壤监测的精细化需求,在技术集成度与数据完整性上表现突出。

设备的核心创新在于一体化分层监测设计。采用集成式管式传感器结构,单个设备可同时监测 6 层土壤参数(深度≤1m 可定制),每层均配备独立的测量单元,能精准捕捉不同深度的墒情差异。如在水稻灌溉试验中,通过 10cm、30cm、50cm 三层数据,清晰掌握水分下渗规律与根系吸水范围;在盐碱地改良项目中,结合各层电导率变化,评估改良剂的作用效果。测量原理基于土壤介电常数建模,湿度精度达 ±3%(壤土),温度精度 ±0.3℃,电导率精度 ±3%(0~10000us/cm),螺旋式电极确保测量稳定性。
低功耗与环境适配设计保障长期运行。设备功耗仅 0.26W,采用 8W 太阳能板搭配 5000mAh 锂电池供电,支持太阳能与市电双模式切换,在偏远试验田可实现连续 30 天无日照运行。传感器外壳选用进口 PC 材质,防水等级 IP67,能耐受 - 30~70℃的极的端温度与 0%~95% RH 的湿度环境,防腐蚀性能可应对中度盐碱土壤。内置防雷装置与抗干扰电路,在多雷区与电磁环境复杂的地块也能稳定工作,年均故障率低于 3%。 智能化数据传输与平台分析强化实用价值。通过 485 Modbus RTU 协议实现数据输出,支持 4G、LoRa 等无线传输方式,可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。平台提供 3D 数据可视化功能,直观展示土壤剖面参数变化曲线,支持数据导出与多站点对比分析。科研人员通过平台可设置自定义监测频率,从 10 分钟到 24 小时任意调整,满足不同试验需求。在某农业科学院的作物抗旱试验中,该设备为干旱胁迫响应研究提供了精准的土壤水分动态数据,试验周期缩短 20%。
规范安装与使用保障数据可靠性。安装采用标准化钻孔法,需先清除土壤中的石子与根系,将孔洞钻至预设深度后灌注粘稠泥浆,再缓慢放入传感器并顺时针转动,确保电极与土壤紧密接触无气泡。多个设备同时工作时,间距必须大于 3 米,且远离电磁线缆与强磁辐射源。售后团队提供一对一视频指导,包括选址、校准与安装全流程,科研人员可快速掌握操作规范。某智慧农业试验基地应用后,数据完整性达 99.2%,为灌溉制度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。
多场景应用验证设备核心价值。在大棚蔬菜种植中,通过监测 20cm 与 40cm 深度湿度,实现苗期浅水勤灌、结果期深层补水的精准调控,产量提升 18%;在果树育苗基地,结合各层温度数据,提前预判根系冻害风险,出苗率提高 25%。其一体化设计不仅简化了部署流程,更降低了多深度监测的设备成本,成为农业科研与生产中兼具专业性与经济性的优选装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