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5-11-24
浏览次数:1
WX-NQ14农业气象站是一款高度集成、低功耗、可快速安装、便于野外监测使用的高精度气象观测设备。
该设备由气象传感器,采集器,太阳能供电系统,立杆支架,云平台五部分组成。免调试,可快速布置,广泛运用于气象、农业、林业、科学考察等领域。

农业物联网气象站正以“科技+农业"的深度融合,重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。这套集成传感器技术、物联网通信与云计算的智能系统,通过实时监测农田环境、提供精准决策支持、优化资源配置,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引擎。截至2025年,全国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覆盖率超60%,农业物联网气象站功不可没。
一、精准监测:构建农田“环境数字画像"
农业物联网气象站通过部署在田间的高精度传感器矩阵,实现对 空气温湿度、土壤墒情(4层深度)、光照强度、风速风向、降水量 等16项关键参数的全天候监测。例如,TP-WMS-1H型号设备可同步采集土壤氧气含量与负氧离子浓度,而鸣乔MQ-JXQX系统则集成苗情摄像头,动态识别作物种类并记录生长过程。
数据通过4G/5G或LoRa网络实时传输至云平台,用户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终端查看。山东某苹果园应用该系统后,果实着色均匀度提升40%,商品果率提高25%,印证了精准监测对作物品质的直接增益。
二、智能决策:从“经验种植"到“数据驱动"
依托边缘计算与AI算法,气象站实现三大决策支持功能:
灾害预警:提前12小时预测干旱、洪涝等天气,如西北旱作区通过网格化监测网,年节水超百万立方米;
作物模型:分析历史数据确定生长区间,为番茄、小麦等作物定制灌溉施肥方案;
资源调度:联动自动化设备实现智能调控,当土壤湿度低于阈值时,系统自动启动滴灌系统,较传统灌溉节水30%。
江苏智慧农业园区案例显示,数据驱动决策使作物产量提升10%,人力成本降低40%。
三、产业升级:重塑农业生产价值链
农业物联网气象站的应用推动农业向 精细化、绿色化、全球化 转型:
降本增效:某县域部署100个监测站后,年节省巡检成本15万元,数据处理效率提升30倍;
质量追溯:实时监测数据接入农产品溯源系统,消费者可查询作物生长全程环境记录;
技术输出:国产系统已出口东南亚,助力当地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体系,推动“中国智慧"全球化。
随着5G与数字孪生技术融合,未来气象站将实现“天-空-地"一体化监测,进一步释放智慧农业潜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