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X-GTS5山东万象环境,助力多领域环境监测】传统土壤墒情监测常面临 “数据孤岛" 困境 —— 农户用不同设备分别测量温湿度、电导率,数据需人工记录汇总,不仅耗时(50 亩田需 2 人 / 天),还易因记录偏差影响决策;遇到突发天气,数据滞后难以及时调整管理措施。智能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以 “监测 + 智能管理" 为核心,整合管式传感器、数据传输、云平台,让墒情管理从 “人工零散" 转向 “智能联动"。

系统的 “智能" 首先体现在 “全维度数据整合"。核心部件采用管式土壤传感器,可同时监测多个深度(小于 1M)的温度、湿度、电导率,螺旋式测量电极减少误差,进口 PC 材质耐腐蚀,IP67 防水确保田间耐用;数据采集器将传感器信息实时汇总,通过 GPRS/4G 传输至云平台,无需人工干预 —— 农户在手机或电脑上登录平台,即可查看任意地块的墒情数据,还能生成 7 天、30 天的历史曲线,直观掌握土壤墒情变化趋势,比如判断土壤保水能力是否下降,是否需要改良。
低功耗设计是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保障。传感器功耗低至 0.26W,搭配太阳能供电系统(支持 MPPT 自动功率点跟踪,提升光电转化效率),即便连续 10 天阴天,也能靠蓄电池维持监测与传输,偏远山区的果园、大田无需频繁更换电池,每年减少维护工作量 80%。同时,系统支持多设备组网,万亩农场仅需部署 50-100 台传感器,即可实现全域覆盖,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就能远程掌握所有地块墒情,节省 90% 的巡查人力。
“智能预警" 功能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。农户可在云平台设置墒情阈值,比如玉米拔节期土壤水分低于 18% 时触发预警,系统会立即向指定手机发送短信提醒,避免旱情发现滞后。某玉米种植农场应用该系统后,曾在雨季收到 “土壤水分超饱和" 预警,及时开启排水系统,避免 20 亩玉米因积水倒伏;旱情时提前 3 天浇水,玉米减产率从 15% 降至 3%,亩均产量提升 10%。
此外,系统还能与智慧灌溉、施肥设备联动,当土壤湿度低于阈值且电导率偏低时,自动启动灌溉与施肥一体化设备,精准补充水肥,避免资源浪费。对推进智慧农业的合作社、家庭农场来说,这款系统不仅是 “墒情监测工具",更是 “丰产管理助手",真正实现 “数据驱动种植,智能提升效益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