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X-XQ3山东万象环境,助力多领域环境监测】中学地理课上,“气象观测" 章节常因缺乏真实数据支撑显得抽象 —— 学生背熟了 “百叶箱测气温"“日照计算日照时长" 的知识点,却没见过真实仪器,更没亲手分析过实时数据。某中学曾尝试用简易温度计、手动风向标开展观测,但数据零散、误差大,难以支撑完整的实验报告。而中学校园气象站专为中学教学设计,以高度集成的科研级配置,让地理实验从 “课本理论" 落地为 “可操作的实践"。

这款气象站的核心优势在于 “教学场景适配性":硬件组成贴合中学教学需求,包含测温湿度的玻璃钢百叶箱(内置干湿球温度计)、记录日照时长的日照计,还有风速、风向等基础传感器,能覆盖中学地理教材中 90% 以上的气象观测知识点;1 米 ×0.5 米的 LED 屏幕安装在教学楼前,实时滚动显示 “气温 23.5℃、湿度 62%、日照 1.8 小时" 等数据,数字清晰直观,学生课间就能观察,将 “气温日变化"“湿度与天气的关系" 等抽象概念与实际数据关联。
传输和供电设计也考虑到学校实际:采用 GPRS 无线传输(可选配有线),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,老师在教室电脑上就能调取近 7 天、1 个月的气象数据,布置 “分析校园一周温湿度变化" 的实验作业;供电用市电模式,稳定耐用,不用频繁更换电池,避免 “设备停摆影响教学进度"。某中学应用后,地理老师反馈:“现在学生做‘大气受热过程’实验,能结合云平台的气温曲线,清晰看到‘最高温出现在 14 时左右’的规律,实验报告也从‘空谈理论’变成‘数据支撑的分析’,去年还有学生靠气象站数据获了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奖。"